网贷再爆百亿元“大雷” 专家支招如何“避雷”
2019-06-25 09:11:52
 经历了2018年的“爆雷潮”后,网贷行业今年仍不时有“雷声”传来。近日,涉及近12万投资者、涉资规模高达129.65亿元的网贷平台爱投资站上“风口浪尖”。据悉,北京警方已受理关于爱投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报案,且已经下发全国协查函。专家表示,目前网贷行业乱象突出,既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也需要行业加强自律。此外,投资者也应看清“套路”,避免“踩雷”。
  网贷平台“套路”多
  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爱投资借贷余额为129.65亿元,出借人数为11.44万,逾期金额为97.60亿元。《上海金融报》记者近日在爱投资的App上看到,该平台多数产品已下线,首页“产品介绍”栏中只显示“阳光智选”一款产品,年利率为8.5%和12.5%,还款期限分别为6个月和36个月。值得关注的是,App首页底部位置“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AAA级信用认证”、“中国互金协会首批会员”、“资金去向清晰可见”、“银行资金存管”等字样赫然在目。
  “在宣传过程中,网贷平台往往倾向于‘自我包装’,具体表现在环境和概念两方面。例如,网贷公司为打消投资者疑虑,将办公地点设在高档写字楼内,营造‘高大上’的假象。再如,部分平台通过媒体进行‘包装’,夸大的概念包括具备国资背景、资金通过银行托管、回报较高等,以期让投资者忽视风险。”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税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传炉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
  “网贷平台吸引投资的套路通常有四种。一是投资门槛低、预期收益率高,一些平台的预期收益率甚至高达18%。投资者在侥幸心理和缺乏专业分析的情况下,不知不觉落入陷阱。”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涂龙科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二是制造‘名人’效应、声称具备国资背景。多数宣称属于国资系的网贷平台其实与国企关系微乎其微,甚至国企只是被‘绑架营销’。此外,平台还可能通过虚构与名人、名企、财团的关系提高知名度。三是资金托管‘华而不实’(伪资金存管)。其实,只有少数P2P平台在银行进行资金托管,大部分平台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进行资金托管,甚至部分平台只采用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通道,就宣称实现资金托管。此外,部分平台还会编造背景信息,特别是获得风险投资的规模。还有的平台存在自融等行为,投资者资金去向不明,所谓的‘秒标’(期限短、收益高的标的)只是平台的炒作而已。”
  “网贷行业频频‘爆雷’,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平台违规经营。从本质上看,网贷平台是中介机构,撮合有投资需求的客户和借款方。但部分平台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各种手段骗取投资者资金。同时,不少平台在经营时存在诸多不合规行为,如私设资金池、放假标、标的拆分、自融等。”涂龙科指出,“除了上述原因外,网贷业频频‘爆雷’也与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因素有关。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平台风控制度不健全,信用审核存在缺陷,加剧了借款人违约风险。”
  行业治理需多方努力
  自2016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网贷业“严监管”持续深化。
  “从监管层面看,应促进法制化建设,明确分类监管和协调监管原则。政府以审核机制实施分类监管,注重事中和事后审核,还可根据网贷平台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等进行不同等级的监管。同时,应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体系和跨区域、跨行业监管协调机制。此外,应建立以行业社会责任意识为核心的自律监管体系。”涂龙科指出,要防止“爆雷”,一方面需要平台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及自身风控机制挑选标的,加强对资产方的准入、尽调、审查等,确保资产方的综合偿还能力;另一方面,应建立行业征信体系,完善平台退出机制,保障行业稳健发展,保护投资人利益。
  “对投资者而言,首先应理性选择投资平台,充分了解平台的基本信息,如股东名单、公司规模、有无重大违法违规等,还要尽可能了解平台的逾期率和坏账率,确定投资标的是否真实存在、收益是否合理等。此外,网贷平台的担保模式主要有自担保、第三方担保和无担保,投资者最好选择第三方担保。”涂龙科表示,“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做到小额分散投标,不要被‘稳定高收益’等蛊惑,还应关注宏观金融政策等可能影响行业走向的信息。”
  “投资风险与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者不应盲目追求偏离正常标准的投资回报,以免遭受损失。同时,投资者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网贷平台宣传的国资背景、资金存管等信息。”朱传炉强调,“此外,投资者最好选择中长期投资,因为中长期投资可大大缓解平台资金的流动性压力,提升平台续航能力,最终使投资者受惠。”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落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网贷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上海市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第一批失联类网贷机构的公告》显示,首批上海市失联类网贷机构数量为99家。其中,浦东新区数量最多,有75家。在失联的网贷机构中,仅能搜索到3家机构的App,大多数机构的官网已不存在或无法打开。
  同时,《公告》就债权尚未了结的情况作出说明,相关出借人可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向网贷机构所在区金融工作部门报告。名单内网贷机构应积极主动处置存量网贷债权,主动与相关区金融工作部门进行联系。若报告期结束未出现平台出借人主张存量债权的,网贷机构应主动申请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变更名称及经营范围;网贷机构未与相关区金融工作部门联系的,金融工作部门将依法移送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异常经营名录或采取其他工商行政监管措施,并协调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关闭网站、下架App。
  【受害者口述实录】
  “我是这样受骗的”
  在网贷行业趋冷的背景下,爱投资为何还能爆出百亿元规模的“大雷”?受害人又是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爱投资平台的受害者。
  “我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爱投资平台,然后上网查询该平台的相关信息,得知其具有相关国资上市背景、资金在银行进行存管、对线上所有投资产品进行本息担保后,我在该平台的App上投资了‘省心计划’产品。从2017年4月份到现在,总共投入15万元左右。”受害者于女士告诉《上海金融报》记者,“但这些钱都不是直接打到借款人的账户里,而是打到5家担保机构中。这5家担保机构涉嫌造假,且实控人都是赵春霞(爱投资实际控制人)。此外,该平台的大量资金都投向了没有偿还能力的借款企业,而且公司内部也存在‘内鬼’,挪用了资金。”
  受害人王先生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他也是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爱投资平台,进而在不实信息的利诱下,投资了“省心计划”产品。“现在才知道,该平台利用空壳公司、关联公司,虚构假标、空标、套标骗取出借人资金;严重自融,为利益关联企业输送资金。在出借合同中,合同对应的底层资产90%以上造假,借款人相互嵌套,利用空壳公司假项目骗取出借人资金,且没有真实资产抵押,绝大部分为信用贷。”王先生表示。
  “我是在同事介绍下接触爱投资平台,因为考虑到该平台由第三方托管,且很多电视节目有宣传报道,所以投资了该平台的‘阳光智选’产品。”上海的受害者张先生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